1)周期视角:航运与船舶制造的周期性框架
造船产业具有周期性,,平均周期约为9.6年:在1886-2007年期间有12个独立的周期,,周期平均长度约为9.6年,,但具体周期长度从5年到25年以上不等,,产能从高峰到低谷的平均降幅约为52%。。。。
船舶建造周期较长,,船舶滞后交付导致供需错配:船舶供应能力提升缓慢,,商船建造通常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,,,,忙季甚至需要2-3年左右;当航运处于高景气时,,,,造船厂会获得大量新建船舶订单,,,,但因建设船舶时间需要,,交付船舶周期高点或将迟滞出现。。。
2)需求视角:关注绿色需求+替换周期
环保:短期加装船舶节能设备,,,,中长期替代燃料船舶更替需求增加。。克拉克森研究统计,,截止2023年底,,,全球船队中使用替代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比例已从2017年的2.3%增长至6%,,,预计到2030年替代燃料动力船舶比例将达到23%。。。
更新:船龄结构步入更替区间,,环保需求加速新老船舶替换。。。。从2008年大规模交付开始距今,,已有16年;如果再考虑当前产能情况再加3年交船期,,现有船队中大量本世纪前10年交付的船舶船龄已经接近或超过20年,,,,即将进入上轮交付高峰替换区间。。。
订单:五大船型均衡发力,,油轮/散货表现亮眼。。。。本轮市场复苏以来,,,船型轮动的特点明显,,,,这与航运市场当时的迫切需求有着密切关系,,,而某种船型的集中下单又会对该船型的发展周期产生微妙变化,,,,成为一轮新周期的起点。。。。
3)供给视角:大国重器,,,,逐渐崛起
产能:活跃船厂数量继续萎缩,,短期产能持续紧俏。。本轮市场复苏以来,,,,造船新产能的扩张十分有限,,,,甚至全球活跃船厂的数量还处于下行通道;根据信德海事网,,全球活跃产能利用率站上了新高度,,,,大致测算已经达到90%。。。。
痛点:产能决定高度,,规模决定份额。。。。新船市场的中长期需求稳定向好,,,,决定本轮周期长期走势的天平更多倾向了“供应端”;我们认为未来造船业的竞争不仅是技术领域的竞争,,,保持产能规模和稳定极为关键。。。。
份额:市场集中化程度较高,,中日韩占据垄断地位。。。。中国逐渐实现多元船型全面发展,,,已形成航海产品全谱系总装建造能力。。。根据中国工信部造船业数据,,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市占率均超50%,,,市占率稳步增长,,,在三大主要船型领域均保持市场领先地位。。。
风险提示:安全生产风险、、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风险、、市场环境不确定风险等。。
知前沿,,,,问智研。。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,,,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,,,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、、、商业计划书、、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。。。专业的角度、、、品质化的服务、、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,,,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,,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。。。
转自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:朱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