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变器是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,,,2023 年对应市场空间超千亿。。功能上:逆变器是实现直交流相互转化的装置,,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还具有******限度发挥太阳电池性能和系统故障保护的功能;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实现电池系统与电网双向转换。。类型上:储能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在技术上是同源的。。光伏逆变器产品有集中式、、集散式、、组串式和微型逆变器,,2020 年组串式逆变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6.5%,,是光伏逆变器的主流产品。。。空间上:根据我们测算2023 年全球市场空间超千亿,,,2021-2025 年CAGR 为18%,,,其中储能变流器贡献******增量。。。产业链上:逆变器核心功能元件IGBT 较为依赖海外供应,,,,当前国产替代进程正在进行。。。。
三十年激荡,,,,降低成本与开拓空间是逆变器发展的两大主线。。逆变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:(1)初创期1991~2011:先发优势,,,,SMA 一枝独秀。。。1991 年德国SMA 依托优秀的电力电子技术研发生产出第一台逆变器,,,21 世纪初期欧洲光伏市场的蓬勃发展催化SMA快速发展,,,在2007 年-2011 年逆变器全球市占率(出货量口径,,,,下同)常年保持30%以上。。。。(2)成本领先期2011-2014:材料降本、、、人工降本。。随着市场扩容+技术扩散,,,,中国企业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和物料价格,,,获得了显著成本优势,,,以2010 年数据为例,,,,阳光电源的单位成本仅为SMA 成本的56%。。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占率从2012 年6%急速上升至2014 年31%,,集中式逆变器的均价从2011 年0.8 元/W 下降至2014 年0.25 元/W。。。(3)技术引领降本期2014-至今:技术是第一推动力。。技术降本有两个实现路径,,,围绕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率的角度,,,组串式逆变器开始崛起;从降低逆变器单瓦成本的角度,,,组串式逆变器开始向提高功率方向演进。。。(4)开拓新领域期2017-至今(与技术引领降本期并行):MLPE 厂商大放异彩。。。。美国NEC 新规要求组件级关断促使MLPE 厂商Enphase 和SolarEdge 迅速发展,,,,微型逆变器产品崛起。。。
技术升级+品类拓展,,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。。在组串式逆变器领域,,华为2021年发布±1500V 双极智能组串产品,,,华为与阳光电源通过布局碳化硅二代推动材料创新降本增效,,使得头部企业再铸壁垒,,地面电站和中大型工商业领域呈现出华为和阳光电源强者恒强特质。。在微型逆变器领域,,当前的微逆行业现状与2010年前后的集中式逆变器的发展情况类似,,空间上都处于规模化的开始,,,,产品上中国厂商的产品性能与海外龙头企业已经不相上下,,,,格局上都有海外厂商占据绝对领先位置,,,成本控制上国内企业大幅低于海外企业。。。我们仅考虑微逆行业中当前的参与者,,,禾迈股份很有可能走出一条当年阳光电源走出的道路,,,,超过海外企业,,,,成为全球龙头。。在储能变流器领域,,,从产品力上,,,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不相上下;从渠道上看,,,,众多国内企业均有比较好的基础。。。德业股份、、、阳光电源、、盛弘股份、、、、固德威等储能业务中重点布局的企业,,未来几年的储能业务营收与利润将大幅增长。。。。
投资建议:组串式领域,,,龙头强者恒强、、、、海外渠道逐步完善:推荐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;推荐户用逆变器企业固德威、、、德业股份、、锦浪科技。。微逆领域,,,国产企业有望复刻集中式崛起之路:推荐国内微型逆变器企业禾迈股份。。。储能为逆变器企业拓展了更大空间:推荐阳光电源、、、固德威、、德业股份、、、盛弘股份。。。。
风险分析:海外市场经营风险;IGBT 短缺风险;光伏装机不及预期风险。。
知前沿,,,问智研。。。。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,,,,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,,,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、、、商业计划书、、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。。。。专业的角度、、、品质化的服务、、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,,,,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,,,,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。。。。